万能拉力试验机
水平调整:首先将电线电缆拉力试验机作水平调整,依水平仪指示调整基础螺丝使呈水平,无论是安装机台还是移动机台时都应进行此操作。
安装夹具并调节软件参数:打开电脑,启动试验仪器电源总开关,安装夹具,在电脑调节试验仪器软件参数。
正确装置试片:夹具的选择必须适当,按照所测试材料的种类选用夹具,试片先夹于上夹具后,启动马达使中联板上之下夹具提升到适当夹位置夹持试片,试片夹持时不能受张力或压迫,以免影响测试结果。如果要装大变形,将大变形上下滑块合并(两夹子之间距离默认是 25mm),再夹住试样中间部份。
调整行程设定环:在试验前,调整上、下行程设定环至所需之范围上下限位置,使下夹具至此位范围后会触动极限开关而停机。
归零显示字幕准备测试:将所有显示字幕归零,准备接受测试。
启动试验仪器使横梁下降开始测试:启动试验仪器,此时开始显示出试件拉力数值,直到试件断裂时,荷重保持最小值,记录数值后,取下断裂试件,再依上述方法夹持试件及显示器数值,归零后即可再测试,若测试已完成,请关掉电源。
自动拉力试验机
制作试样:按照试验标准的要求制作试样,并测量其尺寸和其它数据。
开机并选择试验类型:先打开电脑上的软件测控系统,再打开试验机电源。根据欲进行的试验选择相应的试验类型。
试运行:选择适当的速度使试验机升降运行一下,确定电线电缆拉力试验机运行正常。
新建记录并装放试样:依据要进行的试验的次数,新建出相应的试验记录条数;并填入相应的批号、编号、试验环境、试样尺寸等相关数据。然后调节试验仪器上装放试样的位置,装放好试样。
选择量程:根据试验所需要的试验力和变形的范围,将电线电缆拉力试验机调到合适的试验力和变形的档位(量程)。
清零后设定试验速度:将试验力、变形、位移清零。依据标准上试验过程的要求,设定合适的试验速度;标准上没有速度要求的,设置较合适的速度,速度不要太大,以免影响试验结果。
根据结束条件开始试验:依据标准上试验过程的要求,如果要将试样破坏掉的(比如拉伸,水泥压缩),选择 “破型判断”;如果拉(或压)到某个试验力就结束的,选择 “目标”“试验力”;如果拉(或压)到某个变形就结束的,选择 “目标”、“变形”。点 “试验开始” 按钮开始试验。
查看试验结果并保存数据、打印报表:试验完成后 “试验结束” 按钮自动按下。如果需要中途结束试验,也可以按下 “试验结束” 按钮手动结束试验。点 “分析” 按钮查看相应的试验结果。如果试验数据需要保存,按 “保存” 按钮将试验数据保存到数据库,以备查阅。如果试验结果需要打印,按 “输出报表” 按钮将试验结果输出到 Word 文档并打印。
多功能拉力试验机
设备开机顺序为试验机、计算机、打印机:在确认设备的电源连线和信号连线连接无误后,按照此顺序开机。
安装夹具并进行联机操作:根据试样情况选择好夹具,若夹具已安装到试验仪器上,则对夹具进行检查,并根据试样的长度及夹具的间距设置好限位装置。然后打开电线电缆拉力试验机测试软件,进行联机操作。
新建试验:点击试验部分里的新试验,选择相应的试验方案,输入试样的原始用户参数(如尺寸、厚度等)。
夹持试样进行试验:先将试样夹在接近力传感器一端的夹头上,力清零消除试样自重后再夹持试样的另一端。点击运行命令按钮,设备将按照软件设定的试验方案进行试验。
生成报告后按顺序关机并保护仪器:每根样品试验完后屏幕右端将显示试验结果。再点击 “生成报告” 按钮将生成试验报告。在结束试验工作后,要按照试验机→打印机→计算机的顺序进行操作。实验结束后罩上仪器的专用外罩。
全自动拉力试验机
开机顺序与多功能拉力试验机相同:在确认设备的电源连线和信号连线连接无误后,按照试验机→计算机→打印机的顺序开机。
安装夹具、进行联机操作、新建试验并夹持试样:安装夹具,根据试样情况选择好夹具,若夹具已安装到试验机上,则对夹具进行检查,并根据试样的长度及夹具的间距设置好限位装置。打开电线电缆拉力试验机用户名,进行联机操作。点击试验部分里的新试验,选择相应的试验方案,输入试样的原始用户参数(如尺寸、厚度等)。先将试样夹在接近力传感器一端的夹头上,力清零消除试样自重后再夹持试样的另一端。
点击运行命令按钮进行试验,生成报告后按顺序关机并罩上外罩:点击运行命令按钮,设备将按照软件设定的试验方案进行试验。每根样品试验完后屏幕右端将显示试验结果。再点击 “生成报告” 按钮将生成试验报告。在结束试验工作后,要按照试验机→打印机→计算机的顺序进行操作。实验结束后罩上仪器的专用外罩。
仪表显示及预热
仪表有两个显示窗,分别显示传感器力值和倒计时时间。
试验前开机预热 15 分钟。
安全操作
运行时不要将头、手等靠近夹头及移动部件,以避免受到伤害。
非专业维修人员不得随意打开机盖自行拆装、变动电器件。
遇紧急情况按下急停按钮并切断总电源。
供电及保护
供电电源为单相交流电源,必须有可靠接地线。
动态试验部分设置上(下)限位行程保护,当加载装置运行到上(下)限位位置时起保护作用,这时需按动 “复位”(“开始”)或通过 “下降点动”(“下降点动”)将加载装置下降(上升)一段距离。
操作面板上 “复位” 按键,只有在一次试验结束后,即提示灯闪烁、鸣叫 10s 后,才能使用本按键,中途停止试验请使用 “清除” 键。
设备校准
试验前应对电子万能拉力试验机进行校准,确保测量精度和准确性符合要求。校准过程需严格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操作,确保各个参数的准确性。若发现校准结果不准确,应及时检查设备是否存在故障,并进行维修或调整。
环境控制
保持试验环境适宜的温度(10℃ - 35℃)和湿度(相对湿度不大于 80%),且无振动、无腐蚀性介质。在进行试验前,应使用温湿度计测量环境温度和湿度,确保满足要求。若环境不满足要求,可使用空调、除湿机等设备进行调节。同时,应将试验机放置在平稳的地面上,避免振动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对于可能存在腐蚀性介质的环境,应采取防护措施,如使用密封罩等。
电源稳定
确保电源电压稳定,波动范围不超过额定电压的 ±10%,并有可靠接地保护。在连接电源前,应使用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确保在允许范围内。同时,应确保试验机的接地良好,以防止电气事故的发生。
试样选择
按照试验标准要求选择电缆线试样,确保符合产品规范。在选择试样时,应仔细查看产品规范,选择符合要求的电缆线试样。同时,应检查试样的外观是否完好,有无损伤、变形等情况。
试样安装
使用合适夹具将试样稳固安装在试验机上,注意调整夹具避免对试样产生额外应力或损伤。安装试样时,应选择合适的夹具,并确保夹具安装牢固。在调整夹具时,应小心操作,避免对试样产生额外应力或损伤。安装完成后,应检查试样是否安装正确,有无松动、歪斜等情况。
试样状态
确保试样在试验前处于无应力状态,避免受张力或压迫。在安装试样前,应将试样放置在无应力的状态下,避免受到张力或压迫。可以将试样放置在平坦的桌面上,让其自然松弛。在安装试样时,应避免对试样施加过大的力,以免影响试验结果。
试验速度
根据电缆线材料性质、试验标准等因素设置合适试验速度,控制在材料线性范围内。在设置试验速度时,应考虑电缆线的材料性质和试验标准。一般来说,对于柔软的电缆线,试验速度应较慢;对于坚硬的电缆线,试验速度可适当加快。同时,应确保试验速度控制在材料线性范围内,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负荷范围
根据电缆线强度设置合适负荷范围,略大于试样极限负荷。在设置负荷范围时,应根据电缆线的强度进行计算。一般来说,负荷范围应略大于试样的极限负荷,以确保能够测量到试样的最大强度。但负荷范围也不能过大,以免损坏试验机。
数据采集频率
根据试验需求和设备性能设置数据采集频率,频率越高结果越准确,但会增加试验时间和数据处理时间。在设置数据采集频率时,应考虑试验需求和设备性能。如果需要更高的精度,可以适当提高数据采集频率。但频率越高,试验时间和数据处理时间也会增加。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权衡,选择合适的数据采集频率。
预热与稳定
开机后预热 5 分钟,待系统稳定后进行试验。再次开机应间隔 1 分钟。在开机后,应让试验机预热一段时间,待系统稳定后再进行试验。这样可以确保试验机的各个部件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如果需要再次开机,应间隔 1 分钟,以避免对试验机造成损坏。
安全操作
试验过程中严禁将手或其他物品放置在试验机中联板或下夹具上,观察试验机运行状态和数据变化。在试验过程中,应保持安全距离,严禁将手或其他物品放置在试验机的中联板或下夹具上,以免发生意外。同时,应密切观察试验机的运行状态和数据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紧急停止
出现异常情况或需紧急停止试验,立即按下急停开关并切断电源。在试验过程中,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如试验机故障、试样断裂等,应立即按下急停开关并切断电源,以确保安全。在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进行试验。
数据记录与分析
试验结束后记录并分析试验数据,计算相关参数并与产品规范比较。在试验结束后,应及时记录试验数据,并进行分析。可以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算相关参数,如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等。然后,将计算结果与产品规范进行比较,判断试样是否符合要求。
设备清洁与维护
及时清理试验机上的粉尘和杂物,保持设备清洁干燥,定期检查维护各部件和系统。在试验结束后,应及时清理试验机上的粉尘和杂物,保持设备清洁干燥。可以使用干净的布擦拭试验机表面,清除灰尘和污垢。同时,应定期检查维护试验机的各个部件和系统,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可以检查夹具是否松动、传感器是否准确等,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维修。
遵守标准
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进行操作和记录数据。在进行电线拉力试验机试验时,应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和记录数据。这样可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同时,应注意标准和规范的更新,及时调整试验方法和参数。
安全防护
对于易爆易碎类型电缆线试样,做好防护工作以防伤及人体或发生其他事故。对于易爆易碎类型的电缆线试样,应做好防护工作。可以使用防护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品,以防止试样破裂时伤及人体。同时,应将试样放置在安全的位置,避免发生其他事故。
设备移动
移动试验机应先切断电源,避免带电插拔电源线损坏电气控制部分。在移动试验机时,应先切断电源,避免带电插拔电源线。这样可以防止损坏电气控制部分,确保试验机的安全。在移动试验机时,应小心操作,避免碰撞和损坏试验机。
主要技术参数及特点介绍
大脱模长度为 300mm,额定电压为 380V,大压力为 22Mpa(出厂时已调好勿动),总重量为 310Kg。本机系全钢件组成,具有坚固耐用、工作效率高、操作简单等优点。全钢件组成使得试验机在工作过程中更加稳定,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全钢件的耐用性也使得试验机的使用寿命更长,减少了维修和更换的成本。
使用方法
首先,把方向阀扳到中间位置。然后,接通 380V 电源,打开小门开启开关看电机是否正转,如反转可将工作 1 调到工作 2。接着,将装好材料的试模放在定位板上,再将顶块放置试模上。这时将方向阀向上扳,当试件压平后,将方向阀扳回中间位置,再将方向阀向下扳,当顶块与上顶板分开后停止,再将顶块取下来。最后,上升即可将试件脱出。
维护与保养
每次使用后,应擦试干净,长期不用时应涂上防锈剂。泵站液压油应定期更换,该系列油泵的工作介质为 YB-N32 号液压油,环境温度低于 10℃时可用 YB-N22 号液压油,环境温度高于 40℃时可改用 YB-N46 号液压油。工作半年清洗一次油箱,同时更换新油。油泵正常工作温度为 20 - 50℃,油温过高,需要采取冷却措施或停机,油温过低时需采取加温措施,或低压动转来提高油温。本机出厂时调定的工作压力不得任意提高。
故障分析与排除
压力不足时,可能是安全阀调整过低或接头松动、密封件损坏。排除方法为调整安全阀,紧固接头或更换密封件。高压流量不足时,可能是柱塞偶件配合间隙磨损过大、柱塞或弹簧折断、各处漏损造成流量不足、油温过低或过高造成吸油困难或容积下降、液位过低油泵吸空、高压泵吸空或无高压排出。排除方法为更换柱塞偶件、更换有关零件、紧固接头更换密封件、控制油温在 20 - 50℃之间、加油、使用前或更换油后使电机反转 1 分钟或点动数次。
操作规程
首先,调节振动成型机上下车的配重块数、偏心块夹角和变频器的频率。然后,将钢模套环、钢模及钢模底板紧密联结,放在坚实地面上。混合料应一次装完,整平其表面并稍加压紧,将钢模连同混合料放在振动压实机的钢质底板上,用螺栓将钢模底板与振动压实机底板固定在一起。接着,将振动压头对准钢模后,拉动手动葫芦放下振动器,使振动压头与钢模内的混合料紧密接触,取下手动葫芦吊钩,放好手动葫芦拉链。检查振动压实成型机上的螺栓及相关联接处,确定没有任何物品放在振动压实成型机上。启动振动压实机开关,开始振动压实。仔细观察振动压实情况,在振动压头回弹跳起时关闭机器,记下振动压实时间。用手动葫芦拉起振动压头。松开钢模底板的螺栓,将钢模连同经过振实的混合料一起卸下。用刮土刀沿套环内壁稍稍挖松振实后的混合料以便使混合料与套环脱离,松开螺栓后小心扭动并取下钢模套环,然后检查钢模内振实后的材料高度是否合适。经过振实的混合料不能低于钢模的边缘,同时,振实后的混合料也不能高出钢模边缘 10mm,否则按作废处理。
安装钢模套环、钢模及底板,将混合料装完并固定在振动压实机上
按照操作规程,将钢模套环、钢模及钢模底板紧密联结,然后将混合料一次装完,整平表面稍加压紧,放在振动压实机的钢质底板上,用螺栓固定。
启动振动压实机,观察振动压实情况并记录时间
启动振动压实机后,仔细观察振动压实情况,在振动压头回弹跳起时关闭机器,记下振动压实时间。
卸下钢模,检查振实后材料高度是否合适
用手动葫芦拉起振动压头,松开螺栓卸下钢模,检查材料高度是否合适,不符合要求的按作废处理。
注意振动压实前检查仪器螺栓紧固程度,遵守操作规程
由于振动容易对仪器造成损伤,在振动压实前需仔细检查仪器螺栓的紧固程度,操作时一定要遵守操作规程,不可疏忽大意。振动压实过程较短,应认真观察振动器压头是否达到跳起的状态,不要使振动压实机长时间在回弹跳起状态运行。
主要功能介绍
具有杯突试验、拉深试验等多种试验功能。可进行金属薄板和薄带成形极限曲线的测定,可用于 Nakajima 和 Marciniak 的试验。产品可进行刚性胀形试验、杯突试验、板材扩孔试验、制耳试验、拉深试验、液压胀形试验、锥杯试验等。
功能特点
可实时采集数据并绘制曲线,自动控制试验过程,显示工作状态,具备数据库功能和变压边力试验功能等。采用滚珠丝杠加载,垫模和压模及冲头同轴度更高,杯突值更准确;使用 FPGA、单芯片、高达 100M 数据处理速度,不丢失每一瞬间实时数据;实时并行数据采集与处理,控制稳定、高效;差分电路,电源与外围接口全隔离设计,抗干扰能力强;高精度数字位移装置通过差分电路配合 FPGA 内部纯硬件使得试验结果更准确可靠;双路 24 位高精度 AD 采集,冲压负荷和夹紧力更细腻;7 寸 TFT 工业真彩触摸显示,图形美观,操作更人性化;电气设计满足 EMC 安全标准要求;具有限位保护、满量程过载保护功能。
操作安全性
硬件上采用限位保护和急停开关,软件上有过负荷保护,具有多种安全设计。在操作过程中,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可立即按下急停开关,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同时,软件上的过负荷保护功能可以防止试验机因过载而损坏。
维护和保养
存放环境应干燥通风,避免雨天在室外使用,防止进水。硫化机存放环境保持干燥、通风良好,可避免因潮湿导致电器线路潮湿。不要在雨天在室外使用硫化机,防止电控箱及加热板进水。如果工作环境潮湿、多水,在拆卸搬运硫化机时,应在地面用物品垫高,不要让硫化机同水直接接触。
加热板进水时的应急抢修方法及定期加热保养。如果加热板进水,应首先联系厂家进行维修。如果需要进行应急抢修,可将加热板上盖板打开,先将水倒出,然后将电控箱设置为手动操作,加温到 100℃,保持恒温半个小时,将线路烘干,在手动状态下进行皮带胶接。同时应及时联系生产厂家,进行线路的整体更换。在较长时间内不需要使用的情况下,应每隔半个月对加热板进行加热(温度设置在 100℃),保持温度半个小时左右。
使用结束后正确放水,延长水压板使用寿命。每次使用结束后,应当将水压板内的水放干净,尤其是冬季,如果水不能放干净,往往导致水压板胶皮过早老化,水压板使用寿命降低。正确的放水方式是,在硫化保温结束后,硫化机未拆卸前进行。如果在机器拆卸后放水,有可能导致水压板内的水无法完全排出。